为什么他的帕累托图做出来和别人的不一样,柱形图是高高低低跟城市里错落有致的大厦那样,而且那根线也不知道怎么做 。
?
????? ? ?无极看了以后确实这位小伙伴并不会制作帕累托图,甚至不知道这种图的作用是什么,原理又是怎样的,所以拿出来给大家进行分享,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该图的学术原理:? 1) 帕累托图根据帕累托法则衍生,法则为二八原理,80%问题由20%原因造成 2) 帕累托图是不同类别数据根据频率降序排列 3) 帕累托图能区分”极其渺小的大多数”和”至关重要的极少数” 4) 帕累托图是优化和改进的有效质量检测工具 5) 帕累托法则根据对80%的财富是由20%的有钱人推论而来,应用及其广大和重要? 说了这么多,那么我们神秘的帕累托又是怎样的呢?又改如何制作呢?大家可以看最终效果图,如下:(该文件案例已上传至QQ:231768146群文件中)
????????? ? ? 此处对于累计占比需要做完整的解释,累计的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?什么又叫累计占比呢---其实累计占比就是指口语化的发生次数在所有发生次数中的占比,当服务用语时就是口语化发生次数+服务用语发生次数在所有发生次数中的占比,以此类推一直到服务主动性实际占比就变为了100%,那么如何快速的计算出累计占比呢?计算公式如下:
??????? 公式为:=SUM(B$2:B2)/SUM($B$2:$B$7),此处两个sum函数是相除形式出现,分母实际就是所有发生次数的总数,因公式在C2录入,所以需将该区域绝对引用,避免公式下拖区域发生变化,分母:SUM(B$2:B2),此处锁定了B2单元格中的行号,当公式下拖时会自动进行扩展,具体原理见前面文字说明,接下来我们进入制图环节,选中范围A1:C7,点击”插入”—“柱形图”,如下图:
? 第二步:右键点击图表区—选择”更改图表类型“—选择”组合”(此方法限2013版以上)-讲累计占比勾选次坐标轴,并将其图表类型改为折线图,结果如下图。
? 第三步:我们可以发现,在前面所示成图中,我们的折线出发点是原点(0,0),别着急,其实我们只需要在构建数据区域插入一行,将原点录入,然后重新选择折线的Y轴数据即可,结果如下。?
? 第五步:我们将结果图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和加工,即可得到最终的成图,如下:
……